提供纸笔让孩子随性描绘就能了吗?当我要孩子画画时,他一直说不会画,期望我代笔或抓着他的手画,如此怎么样?面对瞪着纸笔、一脸无助的孩子,你是以何种方法解决问题呢?
听孩子的画
其实画画一点也不难。第一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,对婴幼儿来讲,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,他们会以既有些、熟知的表现手法,用点、线、圆各式图样,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,几条简洁的线,代表的是母亲:纷乱的错误,代表的是弟弟:圆圆的形状,代表的是美味的饼干......孩子用画来讲述我们的感受和发现。所以,大家看孩子的画时,并非看他画得像不像,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,并去理解、关心、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。在引导涂鸦期的孩子画出心中意象和对生活经验的感受时,你还可在孩子用点线描画的图样旁,加上附注文字。
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
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,却不知怎么样表现时,请你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。比如:孩子想画大象,你可先和他一块讨论大象的特点,若能辅以图片或书本,加深孩子的印象,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,都能加大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定义。然后,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---圆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,分别做头部、身躯、四肢的描绘。想一想,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?圆形还是长方形?非常不错!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?长方形。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,则可和孩子一同讨论推荐,学会何人、何时、何地、何事的原则,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。以画烤肉为例,问孩子:你和哪个一块去呢?在什么地方烤肉呢?草地?河边?是早上?傍晚?还是晚上烤肉呢?除去烤肉,你们还做了什么事?聊天?喝饮料?唱歌?打球?
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
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,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要紧方法。举例来讲,带孩子去动物园、游泳、烤肉、爬山、唱歌、跳舞甚至日常的吃饭、洗澡、刷牙,睡觉等点点滴滴,都是丰富孩子作画想法的最好来源。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,才能描绘出生动、真挚、充满情感的作品,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、缺少变化、让爸爸妈妈纳闷的画了。如此的作品,即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,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,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。
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
借用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,可培养他判断、选择与整理的能力。不过,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婴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,并且以图书为主、文字为辅。
伴随孩子进入童话世界
作画的题材不难寻,只须有敏锐的感知心:作画的方法不难,只须勇于尝试与革新。当孩子发现新颖的、是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现方法时,他的画就有了生命。大人千万不可画给孩子看,或需要孩子临摹,这类都会渐渐抹杀孩子对事物的统合、剖析和安排的能力,与他表现内容的独创性。